千千小说网 > 半生为奴 > 第15章 簇新时代

第15章 簇新时代

千千小说网 www.77xs.us,最快更新半生为奴 !

    高谦点点头,笑意温和,“你如今身居高位,倒还能保持谦逊,也是难得,匆忙赶来是为相送老夫么?”

    容与说是,环顾四周见一应珍玩器皿都在,因问道,“先生还有什么要收拾的,我帮您整理了一并送出去。”

    高谦一笑,“宫中之物,老夫没什么可拿的,即便赏赐下的,也都是皇家所有,还是留它们在该待的地方吧。”转头看了一眼时辰,道,“我该走了,不如你送我到神武门。”

    容与忙答应了,见他只有一个随身的小包裹,便接过来替他拿着。

    临出门前,高谦驻足回望,再次环顾曾经居住过的地方,面容十分平静,看不出是否在留恋,但想来多少会有些怅然吧。

    容与跟在他身后半步,问道,“先生今后有什么打算?”

    高谦目视前方,负手道,“做回个普通人。只是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,算不得太容易。老夫后半生会努力学,学着如何在市井烟火里找到一份寻常的快乐。”

    容与听得心下茫然,因为那样的生活即便对他而言,也已经遥远的恍如隔世。

    但他明白高谦所说的不易,身为一个内廷宦者,大概就和宫殿里那些雕梁画柱或是斗彩飞檐一样,注定只能属于这座皇城,如果接近寻常百姓人家,难免会被视为异类,冷眼之下,是否还能从容生活,实在是未知。

    见他不说话,高谦反倒笑了笑,“怎么,你还是有许多疑惑和困扰么?你现在是内廷掌印了,却好像一点没有开怀得意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容与心念一动,欠身道,“惭愧,小子年纪轻,不懂的事还很多,可否请先生略加指点?”

    脚步一顿,高谦含笑看他,“要想做个好奴才,无非少说话,多做事罢了,主子说什么便做什么,总不会太出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啊,你并不是这样的人。”见容与满脸困惑,他又摇头一笑,“老夫上次拜托你的事,若是旁人唯恐避之不及,你却肯尽力周全,可见还不是个做奴才的好材料。”

    他轻轻叹气,接着道,“皇上和先帝不同,你和我也不一样,所以没什么好指点。不过你这个人外冷内热,低调谦和,原本性子恬淡不是坏事,可在这个位子上,却是有可能变成坏事。我这么说,你能明白么?”

    容与还真有点不明白,他本无心争宠争权,能有今天不外乎赶鸭子上架,另一方面纯粹是瞎猫碰死耗子。也不是没想过撂挑子不干,拼着被沈徽责罚,能远远避开是非旋涡就好,可时候一长,被沈徽救命的次数越来越多,他反而有点割舍不下了。

    从某种程度上说,沈徽的出现,确实压制住了他心底厌世的情结。

    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两辈子的磨砺让他愈发相信天命胜过人力,不如安之若素。只是恍恍惚惚到了今天,多少又有了点在其位,不得不谋其政的意味,皆因沈徽对他不光有救命之恩,更有知遇之恩。

    士为知己者死,这点觉悟他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顺着高谦的话,他斟酌着说,“先生的意思是,作为皇上身边的人,且蒙皇上抬举,得了些许信任,往后无论内廷还是前朝总少不了人趋奉,倘若不能克己守礼或一时心智不坚为人利用,难保不会酿出祸事,累及主君。”

    高谦听完却连连摇头,“你只知约束自己,却没想过你约束的再好,也会有人心怀嫉恨么?处在这个位置上,想守住本心已不易,何况这里头还有权力,一经沾染,再要全身而退是难上加难。我且问你,如果因为皇上宠信让你横遭非议,甚至有天被人弹劾,你怎么办?难道也只靠谦虚谨慎来应对么?”

    自然是不能,可他说的是全是容与从没想过的,一时倒被问得怔住了。

    高谦再度停下脚步,看着容与的眼睛,目光异常清亮,“我问你,若有人毁谤你,有人怨憎你,你便如何?”

    容与心里一紧,依着他清淡的性子,实在是无谓和人起冲突,然而事与愿违的可能性太大,想了想,他回答,“我信皇上,倘若皇上也信我,容与甘愿效死;倘若皇上不信我,容与死不足惜。”

    高谦眉头一蹙,盯着他看了好久,容与似乎听到一声轻缓的叹息,之后高谦便没再说什么,只对他含笑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眼看着神武门近在咫尺,容与也只能送到这里。心里有些不舍,便问他,“先生府邸在哪里?若有机会,我想去府上看望您。”

    高谦摆手,悠然一笑,“不必,我瞧你早晚会是众矢之的,老夫还是不和你扯上关系的好。”

    笑过一阵,忽然正色道,“我此去已非宫廷中人,也不想再听再议宫廷中事。你也要懂得避嫌,不要和我这个旧人过从太密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,咱们就此别过,你也多多保重。”

    容与懂他的意思,默默点头,将包裹递还给他。然后看着他转身,没有再回望一眼,慢慢踱出了神武门。略显佝偻的身形渐渐消失于视线外,徒留夕阳下一道被拉得长长的影子。

    转身往回走,一路上过往内侍宫女皆对着他行礼致意,他至此方才醒悟到,对于在内廷服侍的宫人来说,即将开启的,应该算是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属于新帝沈徽,作为内廷掌印,也多多少少属于他这个旁观者林容与。

    “容与,你来看看这个。”西暖阁中,沈徽将一本奏疏扔在案上,听语气颇为不悦。

    容与拿过来看了,内容是参议沈饮冰弹劾曹国公长子李忠蓄养庄奴,肆意骄横抢占南郡民田。看完奏疏,他格外留意了内阁票拟。

    大胤朝制,官员奏疏皆先由内阁商议拟定处理意见,呈报皇帝后再做最终批示。前者称票拟,后者因批示用朱笔,所以又叫批红。

    眼下这一道票拟内容简单,言道李忠乃功臣之后,历来遵章守法,沈饮冰所奏之事查不符实,建议皇上将这道折子留中不发。

    知道沈徽在等回话,放下题本,容与道,“臣听说李忠娶了首辅秦大人的次女,既有姻亲关系,内阁如此票拟也不令人意外。”

    沈徽哼了一声,“朕日后还要和秦氏成婚,那李忠岂不是也成了朕的姻亲,秦太岳是越老越昏聩了,纵容不肖之人,他只当朕绝不会不给他面子。”

    “秦阁老自升平一朝就在内阁主政,致力推行改革,一直也算勤勉清廉……”

    沈徽打断他的话,“他清廉?外头不敢说罢了,他最擅长的是严于律人,宽于律己。”

    容与抿嘴笑笑,把玫瑰汁卤的蜜饯挪到他面前,“水至清则无鱼,皇上不能太较真。”

    “朕不较真,可有人较真。今儿在暖阁里你又不是没听见,他竟然问朕何时大婚,皇考去了才几个月的工夫?他倒说的好听——大婚也是遵先帝诏。可谁家爹没了儿子转脸就娶新妇?他打的算盘朕清楚,结了亲就是一家人,何况还有子孙后代呢!”

    他冷笑,“现如今首辅事事把在手里,举凡有一点反对,他有本事当着朕把人骂的狗血淋头,回头还补上一道参人家的题本。”说着狠狠一哂,“只当朕的舅舅已经不能满足他了。”

    秦太岳近来的确有些肆意,容与知道沈徽对此既反感又无奈,这是君权和相权之争,弄不好是会斗得异常惨烈。尤其是秦太岳做了二十多年阁臣,门生满天下,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动摇。

    “皇上打算怎么回秦阁老?”

    “给先帝守制,再拖个一年吧。”沈徽又拿起那本奏疏,略微一思忖,提笔批道:朕要看如何查的。

    翌日辰时,容与照例去内阁值房取当天的奏疏。秦太岳本来面有不悦之色,见他来了,直截了当道,“请掌印代为通传,老夫要面见皇上。”

    容与自然知道沈徽眼下就在养心殿,且并无其他安排,便请秦太岳和自己一道进内廷。路上两人鲜少搭话,各自沉吟。容与猜测,他必是为了沈徽驳回李忠一案票拟,深感不豫。

    果然见了沈徽,秦太岳开门见山,“臣早前已责成顺天府尹彻查李忠蓄养庄奴抢占南郡民田一事,结果查实乃是一场误会。起因是李忠府上的一名侍妾与主母不和,私逃至南郡亲戚家躲藏,后被李忠知晓这才带仆从去南郡拿人,不料却被刁民反咬一口说他纵奴行凶,顺天府尹日前核查清楚,并将那起诬告朝廷官员的刁民明正典刑。皇上要看查的过程,臣命顺天府将记录呈了上来,请皇上过目。”

    容与上前,接过他手里的记事簿,捧给沈徽。看来秦太岳早有准备,容与正猜测沈徽会作何回应,却听他低声斥责道,“刁民是难惹,但李忠也不是个省事的,果真行为检点又怎能让人抓住把柄做文章。为个小妾闹得不成体统,朕已下旨申饬了他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语速放缓,渐趋平和,“阁老既是他的岳丈,也该好好管教,虽说他不是曹国公嗣子,好歹也是勋戚世家出身,又有您这样一位辅臣做他长辈,多少眼睛盯着呢,可别为他坏了秦李两家的名声。”

    秦太岳忙点头称是,一面觑着沈徽面色,状似惶恐道,“臣省得,遵皇上旨定会好生管束那个孽障。只是说到这个,臣想起日前所奏,关于皇上大婚一事,不知圣意如何裁夺?”

    沈徽微微一笑,不急不缓的说,“皇考虽有旨意,但到底没说具体日子,礼部也并没商拟过,朕决意将今年之期改作明年。既遵了皇考诏,又可为皇考守制,阁老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不妥,先帝明发上谕诏告天下,定的便是今岁之春,如今已近暮春,皇上若是拖延大婚,臣恐怕言官会谏言您不尊先帝诏命,届时皇上何以向天下人交代啊?”

    “舅舅说的也在理,”沈徽长长的嗯了一声,“升平二十九年,工部笔帖士安朗因刚升了职,不愿回乡丁忧,隐瞒其父过世。后经舅舅查了出来,上奏先帝。朕记得舅舅说过安朗有违人伦,欺君罔上,应处于极刑。先帝便判了他凌迟,并全家籍没。怎么舅舅那时觉得不严惩安朗,就不足以警示臣工,不足以彰显我朝以孝为本,如今却不肯替朕着想了?朕不过是要守制一年,也不能算是违抗先帝旨意吧。”

    修长的手指敲着御案,他摆出一副为难的形容,“朕也是要以孝治天下,可要是连自己都守不住,何以约束臣工约束天下人?恐怕这个先河一开,往后安朗这样的人不在少数,舅舅不是想看大胤朝堂上,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夺情吧?”

    升平二十九年,那时的沈徽不过是个六岁小娃娃,刚刚开蒙,每天在上书房读四书。秦太岳做梦也没想到,他居然能记住这样一件事,还会在今天拿它来堵自己的嘴。

    首辅大人一时有些恼恨,又没什么立场再争辩下去,只好悻悻作罢,垂首告退。